生态学系参加第五届全国高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建设论坛

9月19日至21日,由全国高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建设论坛组委会主办,东北师范大学、大连理工大学、沈阳师范大学联合承办,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湿地环境生态保育与功能开发专业委员会等协办,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、中国生态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指导的“第五届全国高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建设论坛”在辽宁沈阳成功举办。生态学系主任崔力拓教授、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刘佳莉老师、专业教师郑国臣正高级工程师受邀参加本次行业盛会。

作为环境生态工程专业领域极具权威性与影响力的全国性学术会议,本届论坛延续前四届(分别于厦门大学、手机版伟德客户端下载教程安装包在哪找到、重庆大学、西安文理学院举办)的专业深度与交流广度,吸引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环境生态领域教育专家、专业负责人及科研工作者齐聚沈阳。论坛以“深化专业建设、创新人才培养、赋能生态发展”为核心,通过开幕式致辞、特邀报告、大会报告、专题研讨等环节,围绕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在数智化转型、学科交叉融合、政产学研协同育人、工程教育认证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,为行业发展凝聚共识、明确方向。

会上,崔力拓教授以《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——以手机版伟德客户端下载教程安装包在哪找到为例》为题,系统分享了我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在转型发展背景下,依托河北省区域生态特色,构建“政府引导、高校主导、企业参与、科研支撑”协同育人体系的实践路径与成效。报告中,崔力拓教授详细介绍了专业在土壤污染修复、水污染修复等领域的校企合作项目案例,以及通过“实习实训基地”“联合科研攻关”等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经验,引发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。

郑国臣老师作题为《水污染修复工程课程多维融汇创新实践》的大会报告。他结合自身教学与科研经验,从课程内容重构、教学方法创新、实践环节强化、思政元素融入四个维度,系统阐述了“四链共育、三段螺旋、双轨评价”的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核心课程《水污染修复工程》的教学创新模式,其数字化教学范式有效支撑生态文明育人目标,获得与会专家一致认可与高度评价。

论坛期间,崔力拓主任、刘佳莉老师与郑国臣老师一道,积极参与各环节交流研讨,先后与厦门大学、东北师范大学、大连理工大学、北京建筑大学等高校的同行,就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、实践教学基地建设、考核评价机制改革、师资队伍梯队培育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。通过分享我校专业建设成果、倾听行业前沿动态,不仅进一步展现了我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与综合实力,也为后续专业对标工程认证、补齐短板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
此次参会,既是我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与全国同行深度对话的重要契机,更是专业建设“找差距、明方向、促提升”的关键实践。生态学系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将以本次论坛为新的起点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坚持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系统梳理吸收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,锚定专业高质量发展目标,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、深化教学改革、强化政产学研协同,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生态文明建设时代新人。

上一篇:就业指导中心开展考研备考策略团体辅导活动
下一篇:就业指导中心开展简历修改团体辅导活动

Baidu
1946weide伟德